這次過年回老家,和昔日老友們相聚。席間恍然發現,這幫小時候幾乎上廁所都形影不離的玩伴,早已在我的生活中「失聯」了很久。大家如今在不同城市、甚至不同國家,過著幾乎毫無交集的人生。
儘管見面時,在當時當下我們似乎又重新回到了那種彼此是最好朋友的狀態。但很快我們又會因工作、家庭而相互告別。
這次過年回老家,和昔日老友們相聚。席間恍然發現,這幫小時候幾乎上廁所都形影不離的玩伴,早已在我的生活中「失聯」了很久。大家如今在不同城市、甚至不同國家,過著幾乎毫無交集的人生。
儘管見面時,在當時當下我們似乎又重新回到了那種彼此是最好朋友的狀態。但很快我們又會因工作、家庭而相互告別。
最近看到這樣一條留言。
「你好,最近發現自己的生活特別無聊。工作一天回到家之後,什麼也不想幹,只想躺著刷手機,在短視頻、八卦帖、小遊戲之間來回橫跳。
週末也不是沒有事做,刷劇、看展、玩劇本殺,當下覺得很快樂,但結束之後又會陷入一陣覺得自己什麼都沒幹的空虛。很想做點什麼來改變這種狀況,有什麼好的建議嗎?」
我有個朋友,社交媒體頭像已經用了大半年的「不瘦十斤不換頭像」,手機壁紙也已經好久沒換了 ——
起初,看她這麼堅定,朋友們都覺得減肥這事兒穩了。因為這位朋友從來都是意志力超強的人,想做什麼,一定做到為止。
最近收到一條這樣的留言
不久前,我開始了一個人的獨居生活,這讓我感到非常不適應。我總是試圖用各種各樣的社交活動填滿自己的空餘時間,我不想一個人待著,因為每每只剩我獨自一人的時候,孤獨感和一種莫名的惶恐就會席捲而來,吞沒我。我為什麼無法像有些人一樣享受獨處呢?我該如何適應現在的生活?
2024年的中文互聯網,最近迎來一項新發明 —— 「淡人」。
戀愛淡淡的:
「談不談都可以,約不約會都可以,聊不聊天都可以,分不分手都可以。」
工作淡淡的:
「漲薪最好,不漲可以理解,降薪也行吧,我不努力我就是機器,你卷跟我沒啥關係。」
社交淡淡的:
「有個朋友好久沒聯繫了,是不是已經忘記我了?要找他聊聊嗎?可以打字好累噢,蒜了。」
最近,我在後臺看到這樣的留言:
「我發現自己好像很怕說錯話做錯事......和朋友閒聊,對方要是質疑我的觀點,我就會馬上自我否認,辯解是自己想得太簡單了。
戀愛關係裡,我也老是小心翼翼。明明約好了週末見面,男朋友一說感覺這周工作特別累,哪怕我想見他,我也會裝作不在意地回復他,那就不見了吧,大家都好好休息。
這讓我想起小時候作為家中的老二的自己,為了讓父母輕鬆些,習慣性地委屈自己,不爭不搶不多要,努力成為最懂事的那個小孩。但長大後,這種感受讓我很難受,你能開解下我嗎?」